廟宇重建與共同體道德——以大理Z村空間差異為例
梁永佳
社會學研究 2018年03期
2018-06-20
題 目:廟宇重建與共同體道德——以大理Z村空間差異為例
作 者:梁永佳
來 源:社會學研究 2018年03期
摘 要:本文分析了云南大理地區一個"空心村改造"項目中文昌宮的重建過程。執行改造項目的基層干部試圖通過創造一個"公共空間",把"文明"帶給村民。但村民們卻利用空心村改造的機會提出重建文昌宮,并迅速將其變成公共活動場所。本文提出,文昌宮的重建表達了基層民眾對于共同體的認識:人際往來的道德含義與神靈有關,廟宇規范了人神之間、信眾之間、家戶之間、村落之間、村落與政府之間等的互惠關系。這一認識讓我們認識到"禮物模式"對于理解中國農村宗教復興的啟發意義:重建村廟實際上是重建道德生活,重建集體期待,重建社會團結。
關鍵詞:廟宇重建; 禮物模式; 文明; 互惠; 空心村